4.2 安全模式

1.介绍

安全模式是HDFS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,在这种状态下, 文件系统只接受读数据请求,而不接受删除、修改等变更请求,是一种保护机制,用于保证集群中的数据块的安全性。在 NameNode 主节点启动时,HDFS 首先进入安全模式,集群会开始检查数据块的完整性。 DataNode 在启动的时候会向 namenode 汇报可用的 block 信息,当整个系统达到安全标准 时,HDFS 自动离开安全模式。

假设我们设置的副本数(即参数 dfs.replication)是 5,那么在 Datanode 上就应该有 5 个副本存在,假设只存在 3 个副本,那么比例就是 3/5=0.6。在配置文件 hdfs-default.xml中定义了一个 最小的副本的副本率(即参数 dfs.namenode.safemode.threshold-pct) 0.999 。

我们的副本率 0.6 明显小于 0.99,因此系统会自动的复制副本到其他的 DataNode,使 得副本率不小于 0.999.如果系统中有 8 个副本,超过我们设定的 5 个副本,那么系统也会 删除多余的 3 个副本。

如果 HDFS 处于 安全模式下,不允许 HDFS 客户端进行任何修改文件的操作 ,包括上传文件,删除文件,重命名,创建文件夹,修改副本数等操作。

  1. 安全模式配置

与安全模式相关主要配置在 hdfs-site.xml 文件中,主要有下面几个属性:

dfs.namenode.replication.min :每个数据块最小副本数量,默认为 1 ,在上传文件时, 达到最小副本数,就认为上传是成功的。

dfs.namenode.safemode.threshold-pct :达到最小副本数的数据块的百分比。默认为0.999f。当小于这个比例,那就将系统切换成安全模式,对数据块进行复制;当大于该比例 时,就离开安全模式,说明系统有足够的数据块副本数,可以对外提供服务。小于等于 0 意 味不进入安全模式,大于 1 意味一直处于安全模式。

dfs.namenode.safemode.min.datanodes: 离开安全模式的最小可用 datanode 数量要 求,默认为 0.也就是即使所有 datanode 都不可用,仍然可以离开安全模式。

dfs.namenode.safemode.extension :当集群可用 block 比例,可用 datanode 都达到 要求之后,如果在 extension 配置的时间段之后依然能满足要求,此时集群才离开安全模 式。单位为毫秒,默认为 30000.也就是当满足条件并且能够维持 30 秒之后,离开安全模式。 这个配置主要是对集群稳定程度做进一步的确认。避免达到要求后马上又不符合安全标准。

总结一下,要离开安全模式,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 1)达到副本数量要求的 block 比例满足要求; 2)可用的 datanode 节点数满足配置的数量要求; 3) 1、2 两个条件满足后维持的时间达到配置的要求

  1. 安全模式命令

手动进入安全模式

​ hdfs dfsadmin -safemode enter

手动进入安全模式对于集群维护或者升级的时候非常有用,因为这时候 HDFS 上的数据 是只读的。手动退出安全模式可以用下面命令:

hdfs dfsadmin -safemode leave 如果你想获取到集群是否处于安全模式,可以用下面的命令获取:

hdfs dfsadmin -safemode get(也可在 web 页面查看安全模式状态)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